【简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9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此,感谢网友“术阳帆”投稿本文!篇1: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简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9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此,感谢网友“术阳帆”投稿本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
1、小明同学参加姜堰市电视台“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奖赛”,她回答的题目是“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答案应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
A.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 清政府被推翻后 D. 新中国成立后
3、魏源的《海国图志》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 D.民主、科学
4、《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
A.俄国军队 B.美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日本军队
5、“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 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在19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 )
A.平汉铁路 B.滇越铁路 C.淞沪铁路 D.京张铁路
8、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9、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强学会
10、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11、小华同学想要了解“新文化运动”,你会建议他选择那种刊物收集资料?( )
A.《新青年》 B.《民报》 C .《东方杂志》 D.《中外纪闻》
12、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
A. 《中外纪闻》 B. 《国闻报》 C. 《民报》 D. 《申报》
13、中国近代 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 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14、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15、8 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与这一节日确定直接有关的是(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6、在20世纪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A.采取暴力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 C.领导工人运动 D.国共两党合作
17、“瑞金→遵义→泸定桥→懋功→吴起镇→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图( )
A.太平天国起义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9、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战役时间 指挥者 消灭日 军 所属战场 重大意义
1938年春 李宗仁 10000多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
A.台儿庄战 役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20、“……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文中“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
A.东北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21、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22、右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唯一的正式合照,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建立联合政府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23、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
24、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图1、图2 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
A.抗日战争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25、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0分)
26、请回答:
(1)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2分)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4分)
(3)图D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2分)
(4)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 (2分)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2分)
(5)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
2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 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 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2分)“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1分)
28、拓展探究题:20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 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而正确对待中日关系必须了解尊重历史事实,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史实填写表格
时间 反映的重大事件 主要影响
1894―1895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2分)
1931年9月18日 (2分)
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2分)
卢沟桥事变 (2分)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胜利(1分)
(2)为了铭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在 年7月7 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年的时候,请你以抗战为主题设计两项纪念活动。(2分)
(3)2012年,由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购买,使其国有化,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的抗议行动。请结合所学历史 ,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分)
29、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1分)
(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
(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26、(1)中 国人民的反抗。(2分)
(2)领导虎门销烟(2分);收复新疆。(2分)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2分)
(4) 上海;(2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
(5)毛泽东。(2分
27、(1)洋务运动(2分)。 自强 求富(2分)
(2)辛亥革命(2分)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
(3)民主、科学(2分) 新文化运动(2分)
(4)近代化的探索(1分)
28、(1)时间 反映的重大事件 主要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分)九一八事变(2分)1937年7月7日(2分)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任意一点 2分)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1分)
(2)抗日战争图片展览、抗战歌曲歌咏比赛、抗战故事会、抗日活动旧址参观、抗日战争 电影电视展播、抗战专题黑板报等。(1点1分共2分,只要是学校能够开展、且符合抗日战争主题的任何活动都可给分。)
(3)正确态度:要保持理性爱国;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2分)
29、(1)黄埔军校(2分);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1分)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分)
(3)辽沈战役(2分);傅作义(2分)
(4)造成台湾与大陆的长期分离。祖国至今没有统一(1分)
(5)国共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分裂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有理即可) (1分)
篇2: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听力部分(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C C B C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B B A B C B C
二、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C C B C B A B C A A D D C A
三、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C A C B B D A B A D
四、阅读理解(计40分)
A.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A B C D D D C C B D
B. 任务型阅读,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中所缺信息,每空一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56. guest 57. When 58. time 59. good 60. bring
61. excited 62. greet 63. call 64. than 65. Another
C. 读短文回答问题。(共5小题,计10分)(前四个问题的答案不超过5个词)
66. H ow many people were there in the world long long ago? (No more than 5 words)
A few thousand people.
67. What did the villages grow into after people built factories? (No more than 5 words)
Cities.
68. Why did people move from place to place long long ago? (No more than 5 words)
To hunt animals for food.
69. Who knows when people learned about growing food? (No more than 5 words)
Nobody.
70. Why are some people moving back to small villages?
(Different answers)
五、词汇(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A. 根据句意和汉语提示写出单词,完成句子。
71. paler 72. backgrounds 73. especially 74. until 75. attention
B. 根据句意,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76. will be given 77. talking 78. dead 79. harmful 80. driving
C. 根据短文内容及首字母提示,填写所缺单词,使短文意思完整。
81. crying 82. asked 83. heard 84. out 85. thanked
86. surprise 87. same 88. again 89. lost 90. return
六、书面表达(共1题,计15分)略
篇3: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 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
1、小明同学参加姜堰市电视台“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奖赛”,她回答的题目是“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答案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 清政府被推翻后 D. 新中国成立后
3、魏源的《海国图志》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 D.民主、科学
4、《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A.俄国军队 B.美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日本军队
5、“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7、在19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
A.平汉铁路 B.滇越铁路 C.淞沪铁路 D.京张铁路
8、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9、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强学会
10、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11、小华同学想要了解“新文化运动”,你会建议他选择那种刊物收集资料?
A.《新青年》 B.《民报》 C .《东方杂志》 D.《中外纪闻》
12、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A. 《中外纪闻》 B. 《国闻报》 C. 《民报》 D. 《申报》
13、中国近代 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 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14、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15、8 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与这一节日确定直接有关的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6、在20世纪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 C.领导工人运动 D.国共两党合作
17、“瑞金→遵义→泸定桥→懋功→吴起镇→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图
A.太平天国起义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9、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 指挥者 消灭日 军 所属战场 重大意义
1938年春 李宗仁 10000多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
A.台儿庄战 役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20、“……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文中“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A.东北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21、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23、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
25、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0分)
请回答:
(1)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2分)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4分)
(5)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
2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 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 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2分)“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1分)
28、拓展探究题:20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 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而正确对待中日关系必须了解尊重历史事实,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以下 问题
(1)根 据史实填写表格
时间 反映的重大事件 主要影响
1894—1895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2分)
1931年9月18日 (2分) 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2分) 卢沟桥事变 (2分)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胜利(1分)
(2)为了铭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在 年7月7 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年的时候,请你以抗战为主题设计两项纪念活动。(2分)
(3)2012年,由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购买,使其国有化,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的抗议行动。请结合所学历史 ,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分)
29、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1分)
(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
(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篇4: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略)
二、非选择题
26、(1)中 国人民的反抗。(2分)
(2)领导虎门销烟(2分);收复x疆。(2分)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2分)
(4) 上海;(2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
(5)毛泽东。(2分
27、(1)洋务运动(2分)。 自强 求富(2分)
(2)辛亥革命(2分)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
(3)民主、科学(2分) 新文化运动(2分)
(4)近代化的探索(1分)
28、(1)
时间 反映的重大事件 主要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分)
九一八事变(2分)
1937年7月7日
(2分)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任意一点 2分)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1分)
(2)抗日战争图片展览、抗战歌曲歌咏比赛、抗战故事会、抗日活动旧址参观、抗日战争 电影电视展播、抗战专题黑板报等。(1点1分共2分,只要是学校能够开展、且符合抗日战争主题的任何活动都可给分。)
(3)正确态度:要保持理性爱国;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2分)
29、(1)黄埔军校(2分);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1分)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分) (3)辽沈战役(2分);傅作义(2分)
(4)造成台湾与大陆的长期分离。祖国至今没有统一(1分)
(5)国共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分裂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有理即可) (1分)
篇5: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A卷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2、下列人物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是( )
①朱德 ②贺龙 ③周恩来 ④邓小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5.阅读下面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这段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
(2)为纪念“南昌打响第一枪”而设立的节日是什么?
(3)“朱毛合”发生在什么时间?“四军”是指哪一支队伍?这里“建奇功”是什么意思?
B卷
1、胡锦涛同志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 )
A.朱德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挺
3、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几次武装起义,历史意义如何呢?
C卷
1、你知道“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矗立在今天哪个省的省会吗?( )
A.广西 B.江西 C.山西 D.江苏
2、下列对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②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④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某旅行社计划推出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以便使游客重温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光辉历程。你认为以下景点哪一个不应在设计路线之中( )
A.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B.秋收起义纪念碑
C.南昌起义纪念塔 D.会宁会师纪念塔
4、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 800多种。
材料二:(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中国近代史》请回答:
(1)毛泽东当初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
(2)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篇6: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A卷:
1.D2.A3.B4.A
5.(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创立红军(2)八一建军节(3)1928年4月,“四军”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奇功”是指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取得很多胜利。
B卷:
1.B 2.A 3.B 4.B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卷:
1.B2.D3.D
4.(1)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要取得革命事业的成功,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或学习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篇7: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早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虎门销烟”距今 ( )
A.162周年 B.175周年 C.180周年 D.190周年
2.近代,割占中国领土面积的列强是 (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3.如果要给左宗棠写一篇传记,以下事迹应该写入的是( )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通过谈判收回伊犁
③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④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总理在回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6、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是 (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冯子材 D、邓世昌
7、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8、下列各项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 )
A、民族 B、民主 C、民权 D、民生
9、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
①自由 ②民主 ③平等 ④科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国民政府的地点在 ( )
A、武汉 B、北京 C、南京 D、广州。
12、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13、在中国近代历造成北京城的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的不同是 (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列强获得在华投资设厂特权?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15、“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出自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春,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的风暴;19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
A.西方列强侵华史 B.西方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的艰难探索史
17、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8、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筹建新式陆海军 D.派遣留学生
19、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 )
猴首 猪首 牛首 虎兽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个“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个“大公鸡”。 与中国版图的缩小关系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18、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八年,民国八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 ( )
A.19 B.19 C. 19 D.19
21、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里“鞑虏”指的是 ( )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 D.少数民族
22、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A.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2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
A.旅顺战役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
24、“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 ( )
A.-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25、“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8分)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3)“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27、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2分)
(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2分)
(3)材料三孙中山为“-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
(4)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4分)
28、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分)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2分)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2分)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其影响如何?(2分)
(4)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2分)
(5)面对列强的一步步侵略、清朝统治又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者学生,,你会怎么做?
(4分)
29、新华网北京月9日电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14分)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2分)
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2分)
(3)你认为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4)如果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你认为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答案1-5BCBCC 6-10DCBBB 11-15CCCBD 16-20BBBBD 21-25CBCDD23、
26、(8分)(1)①B;②A;③C;④D。(2)党内左倾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3)思想、精神、身体、生活用品的准备等即可(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27、(每项答案2分)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3)辛亥革命(答武昌起义给1分)
(4)新文化运动
(5)又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等(意思对即可)
篇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2、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3、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4、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
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5、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①李大钊 ②鲁迅 ③陈独秀 ④毛泽东 ⑤胡适 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推翻清政府
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9、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
1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2、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 ( )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1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6、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7、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18、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建立民国”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19、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
A、19 B、19 C、19 D、1918年
20、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22、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应该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3、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
A、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24、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25、19,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二、填空题
1、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
3、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人才为宗旨。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的诞生,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
5、新文化运动高举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面大旗。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1)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
(2) 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
(3) 资产阶级的其他派别做过什么努力?结果如何?
(4) 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5) 以上努力是否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
4、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 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缕?
(2)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3)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四、问答题
新文化运动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如何?
篇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5:ACCDB 6—10:BCABD 11—15:ACCDB
16—20:BBACC 21—25:BABBC
三:材料分析:
1、(1)江南制造总局或上海轮船招商局;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3)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有批判的学习)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1)BDAC
(2)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3、(1)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2)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掀起了戊戌变法。
(4)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都没有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他们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不通,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意思贴近即可)
四、简答题:
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
★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必考知识点
★ 八年级上期末测试题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 八年级历史上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