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共8篇)

【简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共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感谢网友“jffyyp”投稿本文!篇1:爆笑女大学生求职故事这时听旁边有几个男人开始大声地自言...

【简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共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感谢网友“jffyyp”投稿本文!

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

篇1:爆笑女大学生求职故事

这时听旁边有几个男人开始大声地自言自语地咒骂这次招聘会,我的心凉了以后,人就没有那么冲动了,我又恢复了理智,幸好在我没有理智的时候,我没有找到发泄的对象。唉!所有的罪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吧,我不再怪别人,只是怅然若失地望着男友和那些只走不停的人群。

也不知男友犯了什么病,他竟然幼稚地在人群中高喊:“俺学的是会计,有没有要会计的啊?”他周围的人冲他笑笑。

八脚上穿着的那双只有15元钱的大头棉鞋时,我就向大门口跑去,我要跑出去告诉老八一句话。

有一个男生接着喊:“俺学的是法律,有没有要律师的呀?”

又一个男生喊:“俺学的是文秘,有没有要小秘的啊?”

男友说:“你个大老爷们,谁要你当小秘啊?”

“大老爷们咋了?俺不是一般的大老爷们,俺是个长得清秀的大老爷们。”

男友说:“我呸!还清秀呢?我看你是个生锈的大老爷们,哪个男的瞎了眼要你当小秘。”

“俺不给男人当小秘,俺只给女人当小秘,这点你要搞清楚。”

男友说:“我看你是便秘。”

“这位同学是哪个学校的,咋这么说话呢?我找个工作容易吗我?这年头……”

之后的话我就听不太清了,我只看见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被十几个人隔开的情况下,一边随人潮向前涌着,一边互相喊着些什么,直到我的眼中再次呈现出几百个、几千个脑袋挤在一起的场面,我意识到该离开这里了,老八还在外面等着我呢。

走出大门,我举起简历一脸无奈地说:“一份简历也没投出去。”

老八笑笑对我说:“没事,省下了。”

“再一次上当受骗。”

老八又说:“没事,找工作嘛,哪有不上当受骗几次的,吃一堑,长一智。”

我刚想开口,老八打断我的话说:“你别说了,再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和你了。”

是啊,遇到这种情况,谁的心里也不好受啊。

我们一同往回走,老八说:“刚刚出来好多人,都很气愤,有几个人还说要回去开个推土机,把这儿平了。”

唉!我们无语。

向前走着,眼睁睁地就看见了气势汹汹的敏扯着小刘的耳朵向我们这边走来。待他们走近,我很疑惑地问:“小刘,你不是考研吗?来招聘会干吗?”

小刘一脸苦相地说:“我哪知道啊?问她。”

敏冲我笑了笑说:“我就是让他来尝尝找不到工作的滋味,让他上上火,这样他就能更加专心地考研了。”

小刘说:“通俗点说,这就叫花钱买火上,知道不?”

“可是,这……”我有点说不出话来。

老八说:“看你们这‘小两口’的生活过得真是有滋有味啊,快去花点钱上点火吧,要不然一会儿没机会了,这快要让推土机给平了。”

小刘和敏冲我们笑一笑后就急急忙忙走了,看来敏真的是爱上了小刘,并且很爱很爱,要不然不会对小刘这样的用心良苦。但如果小刘真的没有考上研,敏和小刘的爱情还会不会继续呢?上帝保佑小刘考上研吧。

篇2:女大学生励志求职故事

在学院老师眼里,高奇芳是一名非常特别的大学生:大学四年一直担任班长,当过口译俱乐部的会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性格开朗的高奇芳爱笑,她的口头禅是“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她表达能力很强,条理清晰。高奇芳最大的特点可以说是领导力比较强,说话很有逻辑,这也正是宝洁公司录用她的原因之一,“我平时比较喜欢看一些推理类的书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遇到事情我也经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高奇芳的毕业论文写的是批判性思维,写作的过程也进一步提高了她的思辨能力。

整个大学四年,高奇芳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引领自己不断进步。刚考上大学的那段时间,她一度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她既担任班长,又参加了其他学生社团,“当时我就想,有些事情做不好不如干脆不做,安心当好班长,好好学习。”有了这个目标后,她的学习成绩果然很优秀。

在其位谋其政,作为班长,高奇芳希望把班级打造成最好的班级,这是她的第二个目标,“我组织了很多班级活动,凝聚大家的力量,共同建设好班级,在学院的评选中,班级也获得了荣誉。”

对于自己的目标,高奇芳很少告诉别人,她都是记在心里,然后默默去做。“有了目标,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此就会制定详细的计划,每一天每一周我都有自己的计划。”

大二的时候,高奇芳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就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比如到广州举办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实习了一个月,收集资料,翻译文件。大三暑假的时候,有一个去香港某500强企业培训的机会,整个学校只有几个名额,入选者必须通过企业的面试,经过一番努力,高奇芳顺利入选,“虽然只有7天的培训时间,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进入大三之后,高奇芳把获得国家奖学金作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国家奖学金是一项巨大的荣誉,每年全国只有5万名本专科生可以获得这一荣誉,分到每个学校的名额更是屈指可数。经过努力,高奇芳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整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只有7人获得。

高奇芳的师姐、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杜楚帆毕业后成功入职宝洁,高奇芳以师姐为榜样,希望追随师姐的脚步,“我喜欢外企的工作氛围,希望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就这样,她把宝洁作为自己大四的主要目标。20的12月,高奇芳就已经通过了宝洁的网络申请,直到今年3月才获得面试,“在这一过程中我一直等待,虽然也有其他公司的面试机会,但我更喜欢的是外企。”

高奇芳坦言,自己的哥哥姐姐也很优秀,一个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一个在海外留学,“我一直以哥哥姐姐为榜样,希望能做到像他们那样。”回顾即将过去的大学生活,高奇芳感谢老师的培养与鼓励。在课堂上,除了学习知识以外,她更注意学习的是老师的方法,比如说讲课的方法,展示PPT的方法。

面对未来,高奇芳已经为自己制定了下一个目标,“不过还没有做到,现在还不能说。”她笑着说。

篇3:会计专业女大学生求职故事

偶然看见下面的求职故事,感到特别辛酸。如今大学生们求职的确不容易,捧着大学校园里学来的知识,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迎接挑战,可就是难被认可。在回答了多次“愿意”之后,却还是被拒绝录取,在无所适从的同时怎不满怀辛酸和饱受打击?不过还是希望同学们振作起来,多多思考招聘方的原因和结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气馁继续努力,总结教训充实提高自己,确保求职之路顺畅,职业事业皆获成功。

“现在小公司都恨不得招个金融专家,我们这些小毛毛只有去走走过场的份了……”“我和你的情况基本相似的,本科会计专业,一遍遍地被拒绝,现在我整晚都睡不着觉啊!”不解、抱怨,节后密集的招聘会才进行了3天,只想找个工作的应届生们却发现,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求职人:唐灵

身份:大四学生会计专业

资历:会计上岗证+本科文凭

过程:放弃去年底的双选会备战考研(论坛) ,2月19日查分后自觉无望,参加节后每场招聘会

战况:参加10余场

战果:成功迟迟没来

案例:看看她的一次面试经历

11个应届生招7个她还是没中

“我是大四的学生,经历了好几次面试的机会,可是每次都失败。我想不通,为什么我找不到工作,我虽然没有经验,可是我愿意学习,愿意从基层开始,只要给我机会,可就是没有这个机会,我真的受伤死了!”在解放碑某人才市场外,唐灵觉得工作找得很憋屈,在好友的安慰下才稳定情绪。

昨天,在一个公司面试,我又失败了,可是我一直想不通原因,为什么我会被刷下来?我在面试的时候老是失败,昨天面试就11个应届生,招7个,这样我还是被刷下来了,真的自尊心很受伤。”

这就是她应聘时回答的问题

1.想从哪方面发展,或者说你觉得最擅长和适合哪个岗位?

她小心地说:“哪个岗位都愿意尝试一下,希望什么都能有机会接触到,只有学习了后才知道适合自己的是什么。”

2.是不是愿意先到条件很艰苦的分公司?

她:“愿意,因为我本来就是外省的人,在重庆主城和区县对我来说没有区别。”

3.如果安排你在分公司做结算员,工作很重复,又很繁琐,但是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怎么想?

她不假思索地说:“我愿意做结算员,因为做一个结算员需要很大的耐力,也是很锻炼人的,这也是一个会计必须经历的阶段。如果说连这样一个岗位都做不好的话,就没有资格成为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

招聘方:

什么都说愿意,你的目标不明确

她很真诚的回答,但最后得到的却是被拒绝。“你什么都说愿意,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目标不明确,我们希望听到的是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助你往那方面发展。”招聘方如此解释。

她:不知自己错在哪里人生规划谁说得准

“现在我是左右不逢源,太霉了!”她说,那些夸夸其谈却找到了工作的同学不知会怎样看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唐灵显得有些泄气,觉得人生规划对一个单纯的应届生来说不容易理解,“说职业规划都还好一点,人生规划这么大的东西谁说得准。”

同学:上大学意义不仅是考证应确立自己人生目标

“同样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的我也有相同感受,不过我觉得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考个证,大学应该是确立自己人生目标与方向的地方。”唐灵的同学周婕则很赞同用人方的观点,安慰她道:“这些本该在大学就懂的,不过现在碰几次壁也是好事,离毕业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一起努力吧!”

[会计专业女大学生求职故事]

篇4:女大学生辛酸求职故事

“我是大四的学生,经历了好几次面试的机会,可是每次都失败。我想不通,为什么我找不到工作,我虽然没有经验,可是我愿意学习,愿意从基层开始,只要给我机会,可就是没有这个机会,我真的受伤死了!”在解放碑某人才市场外,唐灵觉得工作找得很憋屈,在好友的安慰下才稳定情绪。

这就是她应聘时回答的问题

1.想从哪方面发展,或者说你觉得最擅长和适合哪个岗位?

她小心地说:“哪个岗位都愿意尝试一下,希望什么都能有机会接触到,只有学习了后才知道适合自己的是什么。”

2.是不是愿意先到条件很艰苦的分公司?

她:“愿意,因为我本来就是外省的人,在重庆主城和区县对我来说没有区别。”

3.如果安排你在分公司做结算员,工作很重复,又很繁琐,但是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怎么想?

她不假思索地说:“我愿意做结算员,因为做一个结算员需要很大的耐力,也是很锻炼人的,这也是一个会计必须经历的阶段。如果说连这样一个岗位都做不好的话,就没有资格成为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

招聘方:

什么都说愿意,你的目标不明确

她很真诚的回答,但最后得到的却是被拒绝。“你什么都说愿意,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目标不明确,我们希望听到的是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助你往那方面发展。”招聘方如此解释。

她:不知自己错在哪里 人生规划谁说得准

“现在我是左右不逢源,太霉了!”她说,那些夸夸其谈却找到了工作的同学不知会怎样看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唐灵显得有些泄气,觉得人生规划对一个单纯的应届生来说不容易理解,“说职业规划都还好一点,人生规划这么大的东西谁说得准。”

篇5: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

有一个美国的大学女应届生四处求职,但均遭碰壁。

一天,她又来到纽约市内一家知名的进出口公司,请求面见人事部经理,遭到工作人员的婉拒。她鼓起勇气坚定地请秘书转告经理,她将一直等到有机会与人事部经理作面对面的谈话。

终于,经理同意见她。他一开始就直言不讳地告诉女应届生:“本公司不招聘女职员,你谈什么都没意义,现在你可以走了,因为我很忙。”她慢慢地站起身,不慌不忙地说:“对不起,打扰您了,谢谢您的说明,让我了解到贵公司潜力有限,也并非求贤若渴,因为你们没有为机会敞开大门,那么机会也只能离你们而去,也许我应该找一个愿意进取的公司发挥我的能力。”

经理一怔,连忙极力挽留并请她解释得更为详细一些,随后她才真正得到了机会坐下来向经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对女性就业方面的不公平待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这位女大学生顺利进入该公司,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骨干。

应届生求职现状:很多应届生的心态都是非常着急找到工作,当被招聘方一句毫无理由的拒绝,然后就灰头灰脸地走了。 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拒绝,一来二去、自信心被打击得所剩无几。很多落败的求职故事都几乎出现同一个状况,连自己落败的原因都不知道,这样何以能够让自己改进争取下次的成功呢?

点评: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同样,应聘工作也是如此,应届生想要说服面试官的的时候,可以运用欲擒故纵的说话技巧,这样不仅能消除对方的反感、消磨对方的斗志,而且还能达到你的意愿。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告诉我们,学会坚持、学会给自己的失败找出原因、学会慢慢去跟面试官周旋,那么你理想的工作就变得不那么难。

篇6: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

在今年福鼎市举办的首场山海劳务供需见面会上,发生在两位女大学生身上的成功应聘故事,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在众多大学生为找工作而东奔西跑时,为何幸运之神偏偏眷顾她们,她们又为什么在求职中取胜呢?

两位女大学生均是福鼎本地人,一位来自福鼎市区,另一位家住秦屿镇,一位叫李清,一位叫罗西西,在成为福建安诺纸业有限公司的员工之前,她们的经历略有不同,但因为一场招聘会,使她们成为同事,也从普通应聘者一跃成为代表公司招聘员工时的“主考官”。

3月13日,福鼎要举行一场山海劳务供需见面会。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就得到了众多就业需求人们的广泛关注,招聘会当天,吸引了3000多人参与。李清与罗西西两个人在这次招聘会上也做了精心准备,这一天,她们早早的来到招聘会现场。招聘会提供的众多招聘信息中,福建安诺纸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引起了她们的兴趣,随后她们向“安诺”投了一份简历。简历一投出,虽然没有百分百能应聘成功的把握,但是毕竟投出了一份希望,就这样各自在等待着企业通知面试。

通常无事的时候李清会睡到自然醒。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样睡得很迟。但一个电话把她吵醒,电话是“安诺”纸业办公室工作人员打来的,说是让她去面试。李清丝毫不敢怠慢,放下电话,连忙赶到指定的地点面试。在面试现场,李清对答如流,侃侃而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博得企业老板的赞扬。一个星期后李清正式成为安诺纸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一名员工。接到电话的还有罗西西,过五关斩六将,她同样也加盟“安诺”纸业,成为“安诺”的职员。

在3月28日,福鼎市例行山海劳务对接招聘会上,她与罗西西两个人,代表“安诺”以“主考官”的身份出现在招聘会现场,完成了从应聘者到“主考官”的变化。这种游刃有余的转变与她两年多来的求职经历不无关系。

,李清毕业于福建某高校,在学校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李清认为,这种专业在大城市找份工作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毕业的时候,她没有回来,而是直接留在福州。经过一年多的磨练,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她想要去更好的工作环境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就这样,春节刚过,李清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开始了“求职之旅”。经过7个小时的旅途颠簸,让李清向往的地方终于到了,她的心情随着如潮的人流而激动不已。在上海她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份工作,先在上海“立足”,然后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很快就找到一份工作,在上海某公司的客服部当接线员,每月的工资是多元,这无疑对李清闯荡上海增强了信心,也是对她能力的一种肯定。不过她发现,在上海生活成本也是很高,每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手头却并不宽裕。

去年下半年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李清所在的公司也受到冲击,让她失去了立足之本。因此,她不得不开始重新找工作,上海是个重学历的地方,只有大专学历的李清在找工作时并没有知识优势。但凭她近一年来的工作经验,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接纳了她,不过工资只有1000多元,比原来的工资要少很多。这样的收入在大上海无论如何是待不下去的,只待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回福鼎老家过年了,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待在家里,直到3月13日的招聘会才重新燃起李清对求职的愿望。

与李清一样,罗西西也有在外地打工求职的经历。在外生活的种种艰辛使她有了想回来找工作的想法。今年春节她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福鼎。在家里的这段日子,她一有时间就会上人才网浏览各个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在人才网上如果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有时也会打电话跟企业联系,但必竟合适的岗位很少。

而现在政府举办的这种大型招聘会,给用人单位和应聘者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对话平台。不仅李清和罗西西从应聘者到“主考官”转变,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让1000多名求职者在招聘会中找到“婆家”。

篇7: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

一位女大学生在上海的求职故事!!!

按次数来说这次可算的上是第三次来上海了。第一次是去年盛夏。明亮的阳光,不太热的夜晚,风格各异的万国建筑群,热闹的城隍庙,时尚的购物中心,各国各地的美食小吃,杂乱的交通道路,以及令人手足无措的红绿灯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地印象。第二次是今年三月。都说“阳春三月下扬州”,三月是春回大地的日子,我在这个三月却没了这份悠闲的心情。父亲、朋友、同学都不太明白我为什么要折腾自己跑来上海找工作,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虽然找工作的历程并不是那么顺利,却仍然无法动摇我留在上海的信心,我希望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面试的时候常常会被问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来上海找工作?” 。是啊,为什么了?如果可以我也很想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在家乡待太久了,我想出来。”除去上海,我这一生都没出过湖北省。而省内我也只去过三个城市——宜昌、荆门、武汉。武汉待过三、四天,荆门走过三、四次亲戚,随便想想就觉得可怜。

宜昌不好吗?不,宜昌很好很漂亮。是我长大了,大到不能总是待在温暖的地方不出来。温室的东西太脆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人也一样,等到那个温暖的地方再也容不下自己,该怎么办了?

找工作这事儿比我之前想象的要耗时很多,如果从3月份算到现在稳定下来已经有4个月了。在3月末的时候我曾找到过一份文员的工作,声称是一家做辅料的外贸公司。这对于虽身为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却有些尴尬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是去上班了才发现和我想像的完全是两回事儿。来看货样的老外基本都会流利的中文或者有翻译陪同,所有的货物也都不需要发往国外,也就是说事实上它就是一家内贸公司。其实这些都不是我离开的真正原因。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那家公司的老板说他很崇尚国外的社交礼仪,而上海也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他觉得我过于保守,希望能逐渐的改变我,所以要从牵牵手、拍拍背、多拥抱开始,经常接触以助我早日习惯。于是在进入公司的第三天我离开了。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直到4月末,就在我逐渐放弃了“在回学校答辩之前找到工作”的念头时,又让我找到了一份看起来很有前景的工作,让我以为新的人生即将从这里开始,但我忘了世上本就不存在太好的事情。

有模有样的三轮面试彰显了公司的正规性和人员选拔的严格性,但事实上每轮面试的内容都差不多,只不过每次的面试官不一样罢了,而公司是否真的很正规也只有真正进入公司工作一段时间才知道。他们还告诉每一位面试人员,面试通过后不论是不是应聘的业务员都要经历一个月的培训期,以便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由于离住的地方太远再加上面试时告诉我底薪1600元/月与我之前在招聘会广告上看到的2000-3000元/月有一定差距,我起初是有些犹豫的,但因他们说做业务的底薪都很低,再说业务员主要是靠提成吃饭,他们公司一般业务员第一年的月平均工资都有2900元左右,所以我最终还是去了。

培训的日子是十分轻松的,大家都很活跃。也是在培训期间大家终于明白了公司的业务情况,薪资的构造以及真正的薪资待遇。公司主要是做互联网光纤接入的,目标客户是大中型企业或对网络有较高要求的小型企业、办事处。与其他行业相比出单率十分低,不过好在提成高,除去初装的固定提成1000元,每一单的月租提成最低也有1000元左右,而且公司主管的谈判能力很强,签单率高达90%。那薪资待遇了?说起来真让人心寒,1000元/月的底薪+200元/月的绩效+200元/月的每天240分钟电话量。从2000-3000元到1600元再到可能能拿到1400元/月。让我不禁对他们之前所说的所有对我有利的话产生了怀疑。果不出我所料,再后来每月如果能拿到1200元我就要谢天谢地了,而且出单的难度比之前知道的还要大,业务主管的谈判能力也不如传说中的强悍,就我待在那家公司一个多月时间里了解到的情况可称的上是谈一次破裂一次,成功几率不到30%。于是在从学校回来后,我又一次离职了。

第三次重新返回找工作状态的我远不如之前那么积极,首先就懒懒的给自己先放了两周的假。室外太阳白的耀眼,站在马路上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串烧烤。前两周还积极跑跑招聘会,之后招聘会也不跑了,就在招聘网站上发发简历。事实上,跑了这么多次招聘会,我觉得招聘会的效果并没有网投的好。因为招聘会上多是招销售的,如果不想做销售那么网投会更适合,而经过上次的电话销售使我认识到目前的我并不适合做业务,因此这次我的目标很明确——前台或者行政、助理什么的。通知我面试的有5家,其中有三家我过去了解了一下觉得很是不满意,还有一家在复试的时候面试官认为我预计会待在前台这个职位上的时间太短了,他希望是至少两年。虽说现在本科生很多,但除非是有特殊情况,想让本科生做两三年以上前台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总得有些突破做做行政、人事或者财务什么的吧。最后还剩的一家公司也就是我目前正在工作的上海沃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最开始似乎只是为其他企业做网站,但现在公司正在运营一个新的项目——jobcat招才猫招聘网。与一般普通的招聘网不同的是jobcat还首家创新推出美女人才网,专门为女性求职者开通的绿色快车道。

到今天为止我来公司已经4天了,虽然公司那独特的理念我还不是特别明白,但是就我在这里工作的这些天来看,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同事都让我觉得轻松愉快,因此我会在这家公司好好的干,作为我职业生涯的起步。

有朋友愿意和我分享工作故事,并一起共勉吗

篇8:女大学生求职故事启示录,欲速则不达

女大学生求职故事启示录,欲速则不达

女大学生求职故事启示录,语速则不达,时下是2012届应届生求职高峰,在求职过程中碰壁是无处不在的现象。职场顾问和广大应届生分享一个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看看别人如何对待求职碰壁。

女大学生求职故事:

有一个美国的大学女应届生四处求职,但均遭碰壁。

一天,她又来到纽约市内一家知名的进出口公司,请求面见人事部经理,遭到工作人员的婉拒。她鼓起勇气坚定地请秘书转告经理,她将一直等到有机会与人事部经理作面对面的谈话。

终于,经理同意见她。他一开始就直言不讳地告诉女应届生:“本公司不招聘女职员,你谈什么都没意义,现在你可以走了,因为我很忙。”她慢慢地站起身,不慌不忙地说:“对不起,打扰您了,谢谢您的说明,让我了解到贵公司潜力有限,也并非求贤若渴,因为你们没有为机会敞开大门,那么机会也只能离你们而去,也许我应该找一个愿意进取的公司发挥我的能力。”

经理一怔,连忙极力挽留并请她解释得更为详细一些,随后她才真正得到了机会坐下来向经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对女性就业方面的不公平待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这位女大学生顺利进入该公司,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骨干。

应届生求职现状:很多应届生的心态都是非常着急找到工作,当被招聘方一句毫无理由的拒绝,然后就灰头灰脸地走了。 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拒绝,一来二去、自信心被打击得所剩无几。很多落败的求职故事都几乎出现同一个状况,连自己落败的原因都不知道,这样何以能够让自己改进争取下次的.成功呢?

点评: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同样,应聘工作也是如此,应届生想要说服面试官的的时候,可以运用欲擒故纵的说话技巧,这样不仅能消除对方的反感、消磨对方的斗志,而且还能达到你的意愿。女大学生的求职故事告诉我们,学会坚持、学会给自己的失败找出原因、学会慢慢去跟面试官周旋,那么你理想的工作就变得不那么难。

职场励志相关文章推荐:

职场励志之每天都有100个担心

每天早上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职场励志之犹太人特质的思维模

职场励志之每天都有100个担心

励志故事:从咖啡店小妹到世界咖啡女王

★ 女大学生励志求职故事

★ 女大学生寝室里的求职故事

★ 女大学生求职屡遭性别歧视

★ 90后女大学生成功创业故事

★ 女大学生求职常犯的四个误区

★ 女大学生求职专家帮出对策

★ 一个北大女大学生的求职总结报告

★ 自我介绍范文大学生女

★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

★ 大学生求职礼仪的经典故事

上一篇:斗字的读音和意思(精选5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