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8篇】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所著的一本长篇小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页是美丽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8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8篇】推荐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9篇)推荐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优秀3篇】推荐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3篇】推荐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7篇】推荐度: 热点范文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所著的一本长篇小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页是美丽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8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篇一

读完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来源于生活,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一群平凡的人活出不平凡的人生。这本书改变了我原来许多不成熟的观念,仿佛一夜之间长大成人,也许读完这本书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

书中为我们讲述了一群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中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这些人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都是会经历生老病死的正常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他们这一群人当中贫穷或富裕,他们都会经历生活的,磨难,都将经历生活的坎坷,在困难面前有些人选择逃避而有一些人选择迎难而上,他们最终的结果也都是大相径庭。

在我看来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无差别的,生来富贵或是贫穷,这都不会决定着一个人终点,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你的起点只能是起到辅助作用,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你努力的过程,你是否努力才是你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我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是一颗星星,有的会发出闪亮的光,有的因为种种原因发着微弱的光,但每一束光,都照亮了这个世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明亮,照亮了人间,都给世界带来了光明。他们生来平凡,但他们却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本书的主人公使孙氏三兄弟,世代为农的孙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本书就是围绕孙氏三兄弟开展来写的。这里面所发生的事情真的很平凡,平凡的让我感觉到他们好像就是发生在我的身边,书中涉及的一个个人物:美丽善良的一枝花、处处较劲的孙氏兄弟、经验丰富的村支书田福堂、鞠躬尽瘁的县委会主任田福军、善良淳朴的田润叶、活泼激情的田晓霞、敢爱敢恨的金波等,其中任何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性格形象极为饱满,作者将人物刻画的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细细品味,仿佛书中的场景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个熟悉的人。他们生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他们身上也都会有缺点,但他们通过对命运的抗争,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但是他们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我最喜欢孙氏两兄弟相互较劲的情节,同时本书围绕此情节开展叙述。书中孙家两兄弟便是最好的例证。哥哥孙少安是一个本分而勤劳的后生,在从小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的压力之下,他形成了勤劳能干、朴实安分,他虽然处处批评自己的弟弟,但他从不抱怨外界的压迫与不公,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家人更多的安定和谐,面对父母双亡的困境下,他果断的放弃了自己的求学之路,毅然的把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弟弟妹妹。面对生活的不公,他没有逃避也没有抱怨,而是积极的生活下去,通过自己勤奋的双手为自己的弟弟妹妹撑起一片天,孕育着弟弟妹妹的希望。他将自己化作灰烬来照亮别人,为自己平凡的人生划出崭新的鲜红。

书中还有另外一个生动形象的主人公孙少平,他是孙少安的弟弟,在哥哥看来孙少平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但在我看来,他除了具有孙少安的勤劳朴实与责任感之外,更让我欣赏他的就是他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他是一个善于抓机会,一个敢创新的年轻人,是我们当代年轻人非常缺乏的品质,敢打敢拼,善于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挫折面前,他是正直而坚定的,他没有因为自己生来贫穷而迷失了自己,没有因为困苦生活而轻言放弃,在社会上,面对种种不公平的对待时,他依旧将希望放在心头,将希望化作阳光,照亮前行的路,一路求索一路高歌。他是一个战士,他热情的生活、勇敢的生活,他是思想上的伟人。这也正是我喜欢他的原因所在。

尽管命运对他们是那么的不公,社会是那样的黑暗,可《平凡的世界》一书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无论结果如何,人的一生但求问心无愧。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既要像孙少安的踏实稳重,也要像孙少平的敢打敢拼,要对待好以后的每一天,活出自身的风采,活出自信,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300字 篇二

这是我父母读大学时最喜欢的小说,也多次推荐给我。这个月在家闲着才正式开始看,我爸看到我在看,说:你现在已经过了被这本书震撼的年纪了。

看完以后的确如此,我并不像我父母或者书迷曾介绍的那样,看完书以后被深深的震撼,甚至从此拥有新的三观。但是看完以后,我在另一种程度上被震撼了,我理解了平凡。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为润叶和少安的感情心疼。看着少安只身去山西相亲,想到润叶,我心里一揪一揪地疼。读到那里时,我也觉得两个人身份有别,润叶注定是城里姑娘,少安注定出不了深山。以及思想上两个人也有许多不同——润叶多读几年书,想的一定更远更深刻。秀莲是少安不得不放弃润叶后的次佳选择。

可是后来我发现,润叶和少安的差距没有那么大,而秀莲才是少安的最佳选择。润叶家里更有钱,但和孙家没有本质区别。润叶的大伯一家帮助她开拓了眼界,可是她与妹妹晓霞相比还是差了太多。当大伯的岳丈劝她嫁给向前时,她惊疑不定之下选择违背本心。向前断腿以后,她开始把伺候他当做自己的本职。她仍然有文中农村姑娘的特性:淳朴,懂事,乖顺,吃苦耐劳。她虽然比少安多受几年教育,但这多出来的几年却并没能改变她深层的思想。

润叶不是盲目地想要嫁给少安,她很清醒地知道嫁给少安会面临什么。可惜少安在知道润叶开始吃公家饭以后,心里就没再把这个姑娘当做妻子的人选——尤其是知道有干部追求润叶之后。少安对润叶的定位就是“干部”,秀莲曾怀疑润叶是少安的相好,但是听说润叶是城里的干部后就放心了——城里人怎么会看上她的农民丈夫?这两个乡下人直接把润叶划为城里人,少安也不曾询问或者思考过润叶心中到底是哪里人。他想要的是一个朴实能干的乡下妻子,何必耽误人家润叶呢……

少安就是一种平凡。他的一路奋斗看起来还有些戏剧性,可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人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部书。是时代造就了他们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都平凡。

我很喜欢看各种文学作品里对左倾错误的思考,这部书里也有许多有趣的描写。从农民,从官僚,从知识分子。有些人踏着革命的浪潮翻云覆雨,有些人为不知走向的家国命运整夜哀哭。

“尽管我们都是些普通人,无法改变我们国家的局面,但我们应该有一双分辨黑白的眼睛,有一颗能严肃思考我们国家命运的头脑……”

而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少平也有自己的平凡。晓霞对他来说就是一场梦,也许就算晓霞没有去世,他们最终也不会在一起。

晓霞是他的引路人。少平在晓霞的指引下,与生活搏斗着寻找真我。他竭尽全力使自己的头脑思考,使自己不在生活中变得平庸。但也仅止于此了。

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让他安心的还是师父留下的那个小家。有女人有娃娃有狗,他喝着酒吃着菜,就是一天中最满足最放松的时刻。他对师娘嫂子当然没有爱情,但是师娘嫂子带给他的温情,就是他眷恋的。所以最后他选择回到矿区,女人孩子和狗都在等他。

晓霞则是个羽化登仙似的人物。她有崇高的信仰,有不止歇的激情,有对生命的热爱。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冲到前线的洪水中,为了事业,为了生命,为了理想。在《平凡的世界》中,这样不平凡的人难以存在。

她是一束光,为少平在思想的高度打出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光束。少平抬头便贪婪地学习,脚下却还是要踩着矿区的黑色。只是要感谢晓霞,即便少平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只是平凡的一员,但她为他铺开了一条思考的路。

这就是平凡的世界。每个人都在生活中平凡,但是总有人在追寻着对生活更深一层的认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三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可它自己却因此而伟大,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小学时读的是简版,只有一本,高一时读完了完整的三本,主要补充了润生和红梅的情节和一些人物的结局。

全书主要围绕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生活展开。从70年代到80年代,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普通人在其中被时代的大浪所裹挟,劳动的意义,人生的痛苦,爱情的甜蜜与伤痛,所有这些,你都可以看到。作者路遥先生的语言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用一种充满无限生机的话语,一种亲切,看透人生的欣慰去叙述,去描绘主人公们的心境。他笔下的年轻人们,生活打击了他们,他们依旧能继续向前生活。少平失去了晓霞,少安的砖厂破产,润叶被迫与她的少安哥分离而跟一个讨厌的人结了婚,可最后生活依旧继续,并且一定是会走出过去的阴影,继续向前的!

正如书后一句书评说的:虽然天天吃挂面的日子不好过,但捧着这本书,我感到阵阵温暖。是的,这是一本温暖的书,像那古塔山上的两年之约,虽然最终晓霞缺席,可那漫山的花依旧那么灿烂,她的笑依旧并且永远的存在于少平的心中,温暖明亮。

我们大部分人或许都将归于平凡,但生活依旧是伟大的。这本书,将告诉我们,生活是怎样的,平凡又是如何的灿烂。(《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四

实在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仍旧奔驰的人,咱们要勇于背上超出自己的包袱。尽力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有多优异。可现在多少人不再乐意负重前行,只幻想着年月静好,而《一般的国际》则诠释了负重前行的实在含义。

一般的国际叙述了几名年青人的成长史,他们经过日子对他们的磨炼活出了不相同的人生。最让我为之动容的的是,孙少平不肯拘禁在瘠薄的黄土上,单身投入生疏的国际去寻求更深入的阅历,即便头破血流仍不抛弃。日子带给了他一系列的磨难,因赤贫而停学,他爱的人弃他而去,爱他的人也离他远去。命运接二连三地跟他恶作剧,他却咬牙忍苦,负重前行。终究,他悄然离开了省会,回到了大牙湾煤矿,那里挺拔的煤楼,宏伟的轩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带给他终究的安慰。

站在斗争多年的土地上,他不由得涌满泪水,当他昂首时,看到的却是太阳永久的浅笑。咱们没办法知道他是否终究迎来人生中的曙光,但我想,他看到的是负重前行的含义,所以他才发出了最有力的感悟:“什么是人生,人生便是永无休止的斗争,只需选定方针,并在斗争中感到自己的尽力没有虚掷,这样的日子才是完美的,精力才会永久年青。”是的,雨浸风蚀的落寞与沧楚如水般静静流过芳华斗争的年月,一切都归于漠然。

生命的进程不是轻歌曼舞,繁花似锦,更不是雅阁品茗,生命的含义在于负重前行。人生的旅途之中,假如生命的担子太轻,就会精力空无,在苍茫之中迷失自我。没有负重的生命好像一片枯叶,只需风悄悄一吹,就会随风而逝,而负重的生命却如磐石,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纹丝不动。日子不能等着他人来组织,要自己争夺和斗争,而不管其结果是喜仍是悲,但能够安慰的是,你不总是枉活一场。有了这样的知道,你就会保重日子,而不会玩世不恭,一起,也会给自己注入强壮的内涵力气。

一个一般而一般的人,不时都会感到日子被波澜巨浪所吞没。你会被吞没吗?除非你就此沉沦!咱们不能被吞没,因而咱们更需求负重前行,去寻觅归于自己的放言高论。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篇五

每个人都拥有过童年,而每个人的童年又各不相同。童年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是一串美好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童年弥漫着醉人的书香。因为爸爸、妈妈从小就陪同指导我看书,书是我童年最好的朋友。

我和爸爸、妈妈读过的书数不胜数,但在我们家众多“收藏品”中,唯独有一本书让我们全家爱不释手——《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矛盾文学奖”的掌上明珠,经久不衰。虽然我们家的“藏书”中也有不少能与它“一较高下”的书,可为什么它这么受我喜爱呢?因为书中主人公孙少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孙少平出身贫寒,在中学求读时大家都瞧不起他,他在那样的环境下努力求学,在田晓霞的帮助下阅读了很多我喜爱的外国文学书籍,用知识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毕业后,他先做了老师,不久却又失去了工作,哥哥孙少安想与他一起办砖厂,这样两人都可以很快富裕起来,他却拒绝了。他孤身一人来到了黄原城,面对着这个陌生的城市,他加入了揽工汉的行列,帮别人干重活;后来,他又来到煤矿,成了一名挖煤工人,最后靠知识、靠勤劳成为了煤矿的“明星人物”。

每一次捧起《平凡的世界》,都会让我们全家有一种热血冲顶的感觉,令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着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人生苦难所展现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斗!

孙少平独立、自主、不屈于命运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和爸爸、妈妈,我开始向他学习。书中出现的书我都一一搜看,那些外国文学打开了我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雨果、大仲马、狄更斯;《三剑客》、《双城记》、《悲惨世界》,我陶醉其中,世界的大门正为我悄然打开。

童年是放飞梦想的蓝天,童年是绚丽多彩的诗篇,童年是我那独一无二的悠悠球,童年是令我浮想连翩的书籍。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我童年的记忆总是与书有关,书香童年是我一段睡不醒的美梦,是我一串最美妙最甜蜜的记忆。而《平凡的世界》,将会成为我前进路上的明灯,指引我永远做个真诚、善良、勤劳、有担当、有追求的人。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六

“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有时候,人与书的相遇真的是一场缘分。考研的时候为了备考现当代文学史,看了路遥的《人生》,深深记住了那个像金子一般的女人刘巧珍;读研期间机缘巧合读了路遥的《早上从中午开始》,知道了在写《平凡的世界》这部书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然而,我一直没有动过书柜上的“三座大山”,直至这个春节假期。如果没有经过这几周,我想我读不懂《平凡的世界》,更不明白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如何活出不凡的人生。

短短几周时间里,疫情爆发,有人质疑,有人哭喊,有人逃离,有人勇敢前行,还有人想着怎么发财,人生百态,在这一场灾难面前暴露无遗。2020年1月27日,我读到《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三十三章,开头是这样的: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抛弃某些人。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骤起,地裂山崩。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这一天,xxx确诊2844例,死亡81例。

这一天,科比乘坐的直升机失事,他与13岁的女儿不幸遇难,享年41岁。

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生命本无常。但是,长期以来沉浸在繁忙又多彩的生活的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件事。

当我们提前一个月准备过“双十一”的时候,越南“死亡货车”中39名遇难者及39个家庭,甚至更多不为人知的家庭的哭声,我们听不见;当我们对“全球气候变暖”不再敏感的时候,澳大利亚一场燃烧了几个月的大火再次刺激我们麻痹的神经,然而我们还是听不见,因为隔着整个半球。直到,几周前蔓延神州的疫情,灾难的钟声响彻大地。这一次,我们听见了吗?

有人听见了,有人还是没有听见。

一开始我也没听见,直到前几天我突然心跳加速,又有点头晕,联想到这几天我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不适,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最坏的方向。我没有着急吃药,而是很平静地拿出本子,写下了这几天去过的地方,以防万一,还能给曾经与我有过接触的人提个醒。接着,我打开了电脑,写了26年来我的第一封遗书。我一边写,一边充满感恩,因为曾经的每一天,我似乎都用力生活过了,所以遗憾也就没有那么多了。以前,我爸爸经常干活到凌晨,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非要那么苦呢?明明偷懒一点也不会怎么样。但是,在写遗嘱的我似乎明白了,“劳动”对于人的一生意味着什么——一个人只有一辈子坚持劳动,用劳动让身边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或许才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价值,也是一个人在平凡的世界里活出不平凡的人生最好的方式。

“劳动”是孙少平、孙少安以及中国人祖祖辈辈心里的信念。

无论是一贫如洗的原生家庭,还是面对砖厂倒闭、背负沉重债务的变故,孙少安都“精神抖擞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这种面对生活的勇气和韧性是在磨难和劳动中炼就的。

孙少平在面对心上人田晓霞意外的死亡,他没有消极,反而是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没有那里的劳动,他很难想象自己还能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生存。”这个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人,就是在一次次的劳动中,练出了强壮的体魄,练出了坚韧的精神。生活的风浪一次次对他怒吼,但是他从未被打败。

中国这片土地之所以充满生机,不就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的这点坚持吗?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用双手创造出我们今天的生活,可是我们今天是否做到了珍惜及传承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还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那天晚上,我写完了遗书,吃了药,安静地躺在床上睡着了,就像一个在考场上用力写完卷子的人,放下了笔,剩下的就不归我管了。

庆幸的是,我看到了第二天的太阳,我的症状减轻了,我的体温也正常。我决定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下楼走走,我想念外面的世界。

当我走到楼下,闻到微风中隐约带着的一丝丝春天的气息时,我突然红了眼眶——无论这个国家正在遭受怎样的灾难,春天,还是如约而至。

就像是经历了大坝溃堤的灾难、文革的动乱、改革开放初期各种不良风气的污染,双水村一直保持着活力,这片土地依旧花开花落,有人出生,有人死亡。生活就像一条河流,生生不息。

经历过这一次小风波以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扔掉了一些东西,删掉了微信列表一些名不副实的“好友”,取关了一些娱乐的公众号,重新开始培养一些好的生活习惯。虽然,我不如《平凡的世界》里的王满银,面对小旅馆的镜子,一夜之间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但起码我懂得了什么才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我要珍惜自己能够拥有的每一天,把自己平凡的人生稍微变得有意义一些。

在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过程中,我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因为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每个人最后的结局,尤其希望能看到圆满的结局。但是,路遥没有如我所愿,最后少平遇到了事故……看着越来越薄的书,我很担心少平会因为这件事一蹶不振,永无翻身之日,但是看到最后一页时,我明白我多虑了。少平怎么会是那个能被困难击倒的人呢?他不是。我相信,少平的人生之路虽不平坦,但是他一定会走出不平凡的人生。因为他身上有着最不平凡的品质——坚强。只要拥有坚强,就不会被困难打倒,更不会稀里糊涂过一生。坚强教会我们的是,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要用劳动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价值。

还记得几年前看过的一部香港电影《岁月神偷》,里面的一家人也是历经苦难,但是都没有放弃过他们的生活,剧中的妈妈常说“人,总要信。”至于信什么,她没有说。“信”什么呢?或许有些人选择了宗教,或许有些人选择了政党,或许有些人选择了金钱,或许有些人他们也说不出他相信的是什么,但是他们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勤勤恳恳过好每一天,这个信念难道就不伟大吗?

休息一天以后,我身体完全恢复正常了。一旦恢复正常了,有些臭毛病就出来了。例如不想写论文、不想做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又开始惦记着各种娱乐游戏……生活一直给我们机会反思,重新选择,但是我们每次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庆幸的是,当我和朋友分享《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时,我脑海中再次浮现孙少安、孙少平辛勤劳动的样子,我找不到理由去逃避我应该负起的责任。

想想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此刻为谁而忙?想想那些留守在岗位上的媒体工作者,他们此刻为谁而奔波?想想那些每天坚持打扫的环卫工人,他们此刻为谁而劳碌?想想那个三五天就要去市场买菜,为一家人准备饭菜的背影,他们又是为谁而操劳?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自己的份内事?

苦难带走了一些人,苦难累垮了一些人,苦难也成就了一些人。当苦难过去,大地回春,当人人称颂的时候,希望还有人能记得这场疫情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感谢那天晚上,我勇敢地写了人生中第一封遗书,让我不至于那么就停止思考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许年轻的我,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并不深入,但是我想始终带着这两个问题前行,总有一天我会找到答案的。正如《平凡的世界》所说:

“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地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耗尽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愿灾难早日消退,大地回春,我们都能活出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最新 篇七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其中穿插两个字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孙少平是幸福的,因为有田晓霞的出现。即使他们最终不能到一起,他们都是幸福的。这也是孙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点,他遇到了田晓霞。然而,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孙少平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写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这么认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画到了极致。我甚至感觉少安就是身边的某一位人。他小时候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他与润叶的爱情是那么的让人惋惜。是的,没有浪漫。

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他放弃了润叶。尽管书中说他对润叶是一种兄妹之情,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接到润叶给他告白信时他的那种喜悦,甚至抓狂。润叶这么好的人,少安没有理由不喜欢。只是我们的少安责任心太强,他在潜意识李认为自己给不了爱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谈爱情。他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再说到少安的事业,可以这么说,少安是一个很精明很勤劳并且思想很先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多么的现实啊,付出才会收获。有得当然有失,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绝笔。

读了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八

读完《平凡的世界》感想好多,可真要写读后感,却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落笔,很害怕自己的拙劣的文字解读损害了路遥先生的本意。《平凡的世界》白纸黑字的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上一篇:元旦见闻作文(6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