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天堂的妈妈一封信【优秀4篇】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给天...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给天堂的妈妈一封信【优秀4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心中的天堂作文 篇一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只依稀记得那部电视剧的片尾曲叫做《我想有个家》,却清楚地能想起妈妈当时被感动的样子。自己当时很是疑惑:不明白妈妈的感动究竟是为何。长大后才知晓了妈妈当时的心情,那是一种人人都有的对家的独特感情啊。

有一次看一个纪录片,片中讲述的是“圣城”耶路撒冷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那面哭墙,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来到这面墙前,放声哭泣,感慨终于回到了家,回到了故乡。旅途的劳累,屈辱的历史,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对一个始终在世界各地飘泊的民族来说,找到了家,回到了家,便是拥有了世界。

于是家的概念在脑海中逐渐清晰,孵化成一个温暖的网,包裹着我们的内心。家,应该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是你永远避风的港湾,这里是你永远能得到庇护的天堂,这里是你心灵永远可以自由飞翔的地方。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装饰,只需要亲人之间简简单单的关怀,只需消除在外头所有的烦恼,只需要让自己的心得到放松,这便是我心中永远深爱的圣土和乐园,我的家。

记得苏轼有一句诗:“何处心安是吾家。”豪放词风的创始人,对家的定义也是如此的洒脱。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心安之时,大概就是在家与亲人共处之时。心安之地,大概就是亲人所在之地。割不断的血缘关系,组成了一个家。浓浓的亲情,使这个家永远存在于游子心灵的深处,最思念的地方。于是很能理解那些苦难的犹太人,只有回到了耶路撒冷,面对着哭墙,才会体会到被庇护的感觉,才会感受到心安的充实温暖,才会有勇气再去努力奋斗,因为心中有一个永远不竭的动力——家。

很庆幸,自己不是那个唱着《我想有个家》的孩子,很感激,自己有一个随时等候着我的地方。听过一个关于父母是天使的故事,从此便深信不疑,家是我此生永远的天堂。

我愿以无比的虔诚,来祝愿保佑我的天堂,我的最温暖、最深爱的家!

鸟的天堂读后感 篇二

这几天闲暇之余,我拜读了巴金老人所著散文《鸟的天堂》一书。此书主要记录了巴金老人对生活的所感、所经、所思。

巴金老人曾经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在阅读这一本书时,我更深刻体会到巴金老人所言之真正喻意。书里自然、纯朴的言语,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炫彩的词语。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真诚,自然的娓娓道来,读着书里简洁的文字,犹如置身于那个年代,和老人一起共度那些岁月。

“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我的亲人生长在这里,我的朋友也散布在这里。在幼年时代你曾经使我幸福;可是在我有了知识以后你有成了我痛苦的源泉了……。——这是老人离开祖国留学之际的感慨,对祖国的不舍,对当时社会的痛恨,在这一篇散文里赤裸裸的无奈与悲哀,不舍与痛恨让我不禁然也憎恨那个民不聊生的战争年代。

那麽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老人和朋友共游鸟的天堂所见所记,也许远在他国的老人,只有这美丽的自然景观才让老人心里有一丝慰藉吧。可是我却感到老人看着南国的美景,对乡土的思念和对人民的忧患更深。

“最初的回忆”此篇记录了老人快乐的童年,善良的童心,可也同时显露了生长在那个年代的悲哀,人们生活的困苦。老人自己是一个富家少爷,可是在母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完全没有被那个时代的尊卑牵制,善良的感受着身边人的痛苦与情义。这一篇在全书中我看的最多,三遍,虽然我不会背下来,可是我深深为老人有一个温馨的童年而庆幸,有一个睿智的母亲而庆幸。也许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的缘故吧,我自私的看不到杨嫂的可怜,看不到县衙的屈打成招,只为老人有一个影响了他一生成就的母亲而感动!

“小狗包弟”在此书里,是我最不愿看的。唉,准确的说是不忍看,老人在这一篇文里的懊悔和无奈刺痛了我的心,我知道我无权说那个年代的错误,可是老人的悔恨,直白的言语,让我更加敬佩这个伟大、善良的老人!

不要轻视胡思乱想,思想有它自己的路,而且总是顺着思路缓缓前进,只有多动用自己脑子思考的人才有真正的是非,才是认真的'探索和追求。——这是“三说瑞瑞”里面的一段话,这段话带给我的感悟最深刻,我对女儿的教育以及说话方式,在没有开博以前一直是命令式和强制式。后来,从博客上学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我一直试着改变自己,很庆幸效果很好。看到老人这段话时,已然不是独行独思妈妈的我尤为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

巴金老人这本书里的质朴言语,不华丽却也无比精彩,焕然耀眼。不是一个见识如毛芽的我所能渗透的,我只能跟随老人的言语文字感受老人的喜怒哀乐。无才的我,只能看到文字表面,实在愧对此书!

鸟的天堂作文 篇三

我身处湛蓝一片的鸟天堂,远离了喧闹和废气。 我脚下是白白的软绵绵的云朵,周围是一座座可爱的小屋,四处散发出奇异的花香,却不知从哪来 。我张开翅膀,飞向了一棵大榕树,树上有几户鸟家,里面传来了清脆的说话声,那声音像一个泡泡,似乎一碰就会消失。

突然,窗子里探出了一只百灵,她说:“进来坐坐吧,我给你介绍介绍这美丽的“鸟天堂”!” 哇!多么精致的家具呀!用树叶做成的餐盘,旁边还放几朵野花,杯子是用坚果的外壳做成的,“好了,好了,别看了,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这才把浏览的目光收了回来,百灵鸟又说:“我叫粒粒,之所以“鸟天堂”现在那么宁静是因为大家都去人类的城市里工作了。”我惊奇地说:“啊?城市也有他们工作的。地方?”“那当然,他们可以帮人们捉害虫呀!”我恍然大悟,“哦!那他们的工作还挺伟大的呀!”我往窗外看了看,哟!竟然有几个天使!“嗨!你们好!”粒粒对着窗外叫道。“你认识她们?”“她们可是我们这最文明的住户了。”

“鸟天堂”,真希望有这种地方!

给天堂的妈妈一封信 篇四

青山无语,九天悲泪,慈母仙逝,鹤鸣低回;音容犹在,母仪千古,悠悠思情,追思无限。

——题记

连日来,也许是命运在支配着我手中的笔,强烈的情感驱使,我不得不写这些文字,可悲切中又好像特别无言可叙,只有悲痛和悔恨弥漫在我的心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悲切切而长歌伴泪,痛定中深深品味着这人世间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和最深的思念来悼悟我亲爱的母亲,也将这些心头的语言,当作菲薄的祭品,敬奉于慈母的灵前。

二0一五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公历五月七日),是我儿子葛乐乐28岁的生日,本该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却成了我们全家上下悲痛欲绝的日子。上午八时,突然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说妈妈不行了)当我匆匆赶到母亲身边时,八十八岁的妈妈闭着眼睛安静地躺在床上,没有任何的声响,此时此刻却已无力回天,八点十五分母亲终于走完了她八十八载的人生之路,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和灾难,从感情让我们做子女真的无法接受现实……!

妈妈生前,我为没能堂前好好敬以孝道,到让她时常为我牵挂,慈母的仙逝,让我陷入深深的愧疚和极度的悲痛之中,一种凄凉欲绝的心痛缠绕心头,我的心要碎裂了,感觉到无限的伤悲……我如雨的泪和呼天唤地的哭喊……却无论怎样,都无法唤回我的母亲。我用微温的毛巾轻轻擦试着慈母的脸,母亲像睡着了一样,静静的躺在我怀里,是那样的安祥,此时的我只能把对母亲绵绵的爱和深深的情怀永远地留在心中!

母亲去逝的第二天,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仿佛上天也被母亲的离世所感动,也为母亲的仙逝而洒下满天的泪雨。在殡仪馆名为“仙鹤”的房间,我和姐姐在次搭起了灵堂、一切都是那样的巧合,因为几年前我们姐弟三人在这里送走了八十八岁的父亲。在给母亲治丧的日子里,作为子女,尊嘱母亲生前的遗愿,跟据母亲一贯勤俭持家的习惯,我们只通知了部分亲属和朋友;弟弟从哈尔滨赶回来了,母亲的侄男侄女、孙子、重孙子都来了,母亲生前工作单位的现任各级领导也来了,大家聚集母亲的灵前,根据母亲“一切从简”的遗嘱,虽然没有召开追悼大会,但也把母亲送得风风光光。

母亲的一生历尽沧桑,任劳任怨;勤劳善良是她的本分、正直诚实是她做人的准则、耐心宽容是她待人的根本、勇敢坚强自觉是她一贯的工作作风、谦逊朴实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些突出的品质,使她年轻时就担任(在刚刚组建人民公社时,老沙市市划分为两个分社)分社社长,街办主管商业的主任,街办几个企业的厂长,居委会主任。

她中年时曾经因病魔缠身,一度瘫痪在床几年,但她坚持在病榻之上也操心单位的工作,而且把工作搞得得井井有条、会声会色,得到了上级领导和职工不少的赞誉,她病愈之后,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为了企业的发展,她身先士卒,带领职工走南闯北,为街办企业争夺了市场的一席之地,总之,母亲在单位是个好领导,在家是个好母亲,好奶奶。直到她退休回家后走在街上,所到之处,居民们都会亲热的叫她一声“刘主任”“刘奶奶”……!她总是用一种善意含情的微笑,来看待周围的一切。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家的生活也过得跟平常人家一样,比较艰辛,由于母亲勤俭持家,聪明能干,经常接一些零活回家来干,把家庭生活操持得有滋有味。从我记事时起,母亲总是很晚才睡觉,天不亮就起床,在家族,她虽然是我的母亲,但也是她侄男侄女的母亲,(由于她兄弟姐妹都过世得比较早)她一样操心侄男侄女的生活、工作、学习。

虽然自己家并不富裕,还不时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困难的亲戚们。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母亲一生省吃俭用,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她一生含辛茹苦,生前总是为别人着想,尽量不给家人和儿女们增添麻烦。她和父亲结婚几十年,相互相敬如宾,相沫以儒,举案齐眉,从没红过脸、吵过嘴,她留给后人的是一颗普通善良的慈母心和一份浓浓的爱。

她所要求于儿女的,最多只是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母亲那熟悉的声音与笑貌,只是一位普通母亲天然的本性。每每想到这些,我就能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一切的一切,都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刻在我的心上。虽然我知道人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离开亲人独自而去,但母亲的离世还是让我觉得太突然,让我卒不及防,仿佛还没有做好任何准备母亲已经登上了通往天国的阶梯,驾鹤而去,永远的和我们永别了。让我永远失去了慈爱的蔽荫。

母亲的突然大故,我问天,天不语。我问地,地无言。带给我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我能够做些什么呢?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除了伤心就是痛心,除了痛心就是伤心,我已然深深地体味到,它将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母亲的仙逝,让我魂不守舍地整天胡思乱想,晚上睁着双眼睛看着黑黑的夜,躺在床上痴痴的发呆,已不再有泪流出;母亲的影像不断萦绕在脑海,母亲慈祥的笑容不断浮现在眼前,以前看重的 一米范文 很多东西,现在都看得很轻,很淡,对周围的一切都觉得心灰意冷,了无生趣,毫无意义,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悲哀和迷茫,那刻骨铭心的痛,只有时间那一味药可以治疗,然而已步入“耳顺之年”“花甲之年”的我,母亲的离去,留下内心伤痛,也许至死也难愈合。

不少朋友劝我节哀顺便,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谁都一样无可奈何,只能顺承,而哀从中来,如何能节?痛彻心肺的嘶喊到柔肠寸断的呜咽,只能让悲哀满满占据我的心房。在母亲的灵前,我们虽然寄去了许多冥府的钞票,焚烧之后,希望父母都能在冥冥之中能够收到;然而又有什么作用呢?没有人能够知道。我只能轻声呼唤:妈妈,您到底有没有灵感?我痴望您能给我托一个清清楚楚的梦,让我能够再为您做些什么?可是我又扪心自问,我又能够为您做些什么呢?妈妈已经什么都不需要了。

母亲生前生有我们三个儿女,在她仙逝前一天,母亲紧紧握住我的手,不停的唠叨着“我想你”三个字,也是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多么简单的要求,我都没能让母亲称心如愿,好好留下来陪陪她……

在母亲弥留之际,也是最需要情感安慰的时候,我现在可以断言,在这几天,对于她来说一定是那样的漫长,她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她是多么渴望她的儿女们能够回来守在她的身旁,说说知心话,然而竟不能实现。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满目凄凉,恍如隔世,触目伤心,欲哭无泪,心里是没头没脑的沉郁和哀怨,我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几年?为什么在她的儿女们生活趋于好转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女们而担忧,却不能分享儿女们的一点点快乐?母亲心里只想着别人,没有自己,这些年她的内心太苦太累,也许是上帝看她承受不住这世间的严凉,才召她而去的。

只有此时此刻,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格外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母亲生前没有给儿女们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们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逝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出殡的日子,却又是骄阳高悬,老天仿佛读懂了母亲的心一样,不带给后人一点麻烦,我久久跪在墓碑前,心里才算明白,妈妈再也不能回来了。

母亲真像是为了我们做了一辈子的苦工,她何尝有一日的安闲,不必说子女的上学、工作、嫁娶,不必说她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就是我们一家的柴米油盐,缝补浆洗,哪一件不让她费心劳神!她宠爱儿孙的情怀,更不是文字所能描叙的;她的一生就是母爱地最真实写照,她那深厚的慈荫,真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蔽。她的慰籍,她的成就,就是她满堂的儿孙,只要我们能够步及她的脚印,各尽天定的之责,只要我们能够努力而又幸福的工作,和谐生活,她老人家一定会在冥冥之中永远的含笑九泉。

有人告诉我,时间可以冲淡哀思。如今几天过去,我已不在有泪了,但是哀思却更深了一层。因为我不能不去回想那陈旧的往事,在回忆中我把如梦如幻的过去的生活又重新体验一次。母亲的音容笑貌和她对儿女孙辈无以复加的爱,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每每念及这种朴素盎然的情感,都会情不自禁地又一次潸然泪下;心中那对母爱无穷的赞美,热泪中依稀见到母亲功成德备的微笑,无形中似有不朽的灵光,永远的临照她绵衍的后裔……

母亲虽然离去了,但她的精神永驻人间!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安息吧,我最最亲爱妈妈!

上一篇:元宵灯谜及答案精彩5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