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元宵节作文精彩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美丽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家乡的元宵节作文精彩8篇。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一

今天是元宵节,但是元宵节的祝福在昨天就络绎不绝得到来了——那是因为在我的家乡(临海),我们的传统是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这说起来还有个传说——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据说当年戚继光在我们家乡(台州)抗倭时,曾打算过完元宵节攻打倭寇,战机密被泄露后倭寇决定元宵节当晚趁百姓过节、戒备放松时大举进攻台州府城——临海。戚继光又截获了倭寇的信息,决定将计就计,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过元宵节。正月十五,过罢节的百姓躲了起来、众将士在临海县城设下埋伏,倭寇进犯时整个城市红灯笼高挂一派过节气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军来了个瓮中捉鳖,大败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窜,恰被潜伏在白水洋上峰岭的戚家军再次予以重击。这就是著名的上峰岭战役。后来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就将元宵节改为正月十四过了。

这个传说是我小时候学校组织去上峰春游参观戚继光纪念祠堂时,当地的百姓讲给我听的。传说归传说,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习俗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呵呵,好多年没有吃了,这么一说,口水就出来。哎呀呀……

当然,元宵节观灯、舞狮子、踩高跷也是习俗,还是很热闹的`。我小时候有一个爸爸自制的高跷,每年元宵节都会拿出来玩的,可惜呀,后来被我们弄坏了!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二

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回家乡欢度元宵节。

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家乡虽然偏僻,但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几乎都回家,所以家乡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人们温暖的心房!咦?这些灯上怎么有字?原来是“猜灯谜大赛”呀!瞧!那每一个灯笼上都“雕刻”着“中国五千年文化”,那小小的灯笼像萤火虫般吸引着人们,让人们聚在一起,使这里充满着笑声与欢乐!!

在我们清徐,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正月十六紧接着闹红火。这不,我与妈妈、爸爸也是传统风俗中的一员,正月十六上午,我与妈妈、爸爸去大街上看红火,让我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首先是堪称“清徐一绝”的背棍、铁棍。表演的同时,我也赞叹在背棍、铁棍上面表演的孩子们。她们都是四五岁的小女孩,整个上午都在上面绑着,我看着都觉的她们太累了,可她们不哭也不闹,在上面认真的表演着。她们的表演,让看红火的人不时发出赞叹和喝彩声,更使节日增添了许多欢乐。这时我想起:由于她们的努力,我们清徐的背棍、铁棍还在今年的世博会上“舞”了一回呢!

其次是扭秧歌,秧歌队迈着整齐的步伐,眼花缭乱的舞步,优美的舞姿,让人耳目一新。闹红火的队伍各式各样,彩车上面装饰着各种水果土特产,让人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最后是舞龙,舞龙队卖力的表演,目不暇接的旋转,引来了全场的赞叹!欢呼……

晚上的架火更是让人看得不忍离去,有像高山流水一样的瀑布,有五彩缤纷的礼花,还有五光十色的彩球,各种各样的彩色光环穿梭在天空。顿时天空成了花的世界,多姿多彩的海洋……

20xx年的元宵节,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开开心心的元宵节!

20xx年的正月十六,比以往更加红火,它让我兴奋不已!更让我难忘至极!回味无穷!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三

我的家乡有一座始建于明朝弘治丁巳?1497 年的龙泉古寺。自龙泉寺建成后,附近的村民每年都要举办元宵节的龙泉盛会,坝子中的关索戏、龙灯、狮子、花灯、打秧佬、般打等古老的文艺表演都要在山上表演。龙泉盛会期间,立在龙泉寺大门外的两炷大香可称得上“世界之最”。大香高6米,顶口最大直径为1.3米,底部直径为0.33米。两炷大香如倒锥形插在专门用青石打制的香座上。由于制好的大香彩绘得五彩缤纷,又高又粗,远远望去,犹似两座倒立的彩塔,蔚为壮观。

大香的制作要经过几十个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其做法是:先选一棵碗口粗、6米长的树干为支撑,除留出约一米长的干做插香用外,用篾圈按圆锥形往上编扎,并每隔一米左右用横木做一十字架将树干固定于中心,同时也为在香内装香面的人好上下,两炷香的骨架编扎完后,表面用白纸糊好,由民间艺人绘图、扎花或贴上民间绘图。香面要待两炷香在龙泉寺门外竖立起来后再装,因为大香是在新街编扎,新街离龙泉寺还有近三公里的山路,若在山下就装香面,送上山时就抬不动。并且送大香时还要举行隆重的送大香仪式才能起抬,从新街起抬送大香的日子为正月十五日,两炷香一炷在前,一炷压后。抬大香是用木架支撑,每炷香由四人抬,还有四人用拉绳在四周平衡。这天,送大香时关索戏、龙灯、狮子、花灯、打秧佬、般打等文艺队伍开始表演,锣鼓声、鞭炮声、龙舞、狮舞、花灯的崴步,关索戏、般打的表演,包括穿红戴绿送香的群众约两三千人的队伍,塞满行进的大道,长达一公里多,气氛相当热烈,大香一直要送到龙泉寺大门外。待两炷大香插入坚硬的青石香座竖稳后才息鼓、停舞。继后,选派十几名青年抬上竹梯,分别爬上两炷香的顶口,钻入香内,装填已准备好的香面。香面为一层细锯木,一层柏枝面,一层碎树叶、一层薄细砂?主要防止燃明火 。按此顺序将两炷香装填到顶口。中午开始点香。由青年人从梯子爬上大香,把点燃的小香插入顶口香面上,大香随着燃起来。这时广场上的演出开始进行,这天也即是盛会的高潮。这两炷香一直要燃一个月,每天有四方八面的群众不断来参拜庆贺。大香燃完也正是当地备耕春耕开始,故而据传,龙泉寺盛会点大香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已变为当地群众以娱乐为主的民俗活动,并且这一民俗活动一直相沿至今。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

家乡的元宵节初中作文 篇四

元宵节,是春节中的一个高潮,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可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高楼林立,元宵节的味道自然淡了许多。可在我的家乡——绍兴,可就别有一番韵味了。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西汉,正月十五日已经收到了重视,是汉武帝祭祀“太一”的活动,不过元宵节正式成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传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元宵节在正月十五举行,那是,昌安古镇便会举行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花灯会。家家户户都会糊纸灯,各色的纸细细的木条子,陈列在木桌上。人们先把木头框架绑牢实,有个大致的形状,再把纸糊上去,用画笔稍作点缀,一个活灵活现的花灯便做成了。这事儿很简单,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每当一个花灯落成,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帮他们把纸灯挂在门前的钩子上,花灯呈整齐的一列向前绵延,好看极了。

到了晚上,花灯中点上烛,整条街在一瞬间亮了起来,观者便更多了。红火的花灯,配上绍兴特有的粉墙黛瓦的民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却也别有一番韵味。花灯各式各样,有兔子样的,有荷花样的,有汤圆形的,也有一律画着精彩故事情节的。可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要数墨池中的大白鹅了。大白鹅漂浮在墨池上,通体白色,透过烛光的照耀,竟有些半透明,橘红色的嘴是扁平而长的,观者围在湖边,伸手便能触到。

在这一天,人们还必须吃元宵啊!一家人团圆,围坐在桌前,一人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捧在手中,一口咬下去,粘稠的外皮微微开裂,甜甜的馅儿滑入口中,细细品味,和家人谈谈心,也是一种美好幸福的生活。

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花灯和元宵在正月十五这一天,都是必不可少的。

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 篇五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都要挂花灯,表示对生活的祝福,希望来年的日子会红红火火。

今天是元宵节,我急急忙忙吃过晚饭,便拉着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去看灯会。只见大街上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人们扶老携友,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观赏着两旁的各色各样的彩灯。

广场里有许多不同造型种类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马、长颈鹿、101忠狗、大熊猫、龙……等等,花灯在五顏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让我有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著合影,像机闪个不停。

草地上,有许多小朋友提着花灯、戴着兔子似的闪光灯;还有人在放天灯,天灯随著轻风徐徐的上升愈飞愈高,就好像许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闪呀闪的,非常漂亮;还有许多人在放烟火,五光十色的烟火把夜空点缀的五彩繽纷,我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大家的。惊叹声!

这时,一位老奶奶拖着小孙子伫立在一盏金鱼花灯前。她那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似乎在说: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美的灯。小孙孙不住的拍着小手,高兴地嚷道:“奶奶,真好看!真好看!”

那儿,五六个小朋友手拉着手,在人群中钻进钻出,高兴的指着这盏灯说说笑笑,指着那盏灯连声喊:“真漂亮!”

真是灯多,人更多。灯美,人心中更美!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六

按照濮阳的老规矩,元宵节算是另一个“除夕夜”。在元宵节这天,家家都要煮元宵。元宵的颜色各式各样,最常见的是纯洁的白色,其余还有红的、黄的、绿的、橙的、棕的、紫的,就连馅料也分芝麻的、花生的、红豆的、山楂的。一个个晶莹剔透,色味双美,是每一个人的最爱。

孩子们过元宵节,最爱干的事不是吃元宵,而是观灯。不仅每一个公园里有各形各色的彩灯,就连马路上也有灯。看,那树干上金色的灯带多么闪耀,多么辉煌。瞧,那树叶中彩色的小篮子多么小巧,多么奇妙。中心广场的喷泉,在彩灯的照耀下变幻无穷。喷泉一停,孩子们立刻冲上去,在巨龙下奔跑,绕过来,绕过去,笑得可灿烂了。

元宵节晚会是同样吸引人的。玩儿累了,玩儿疯了,一回到家孩子们就坐到了沙发上,打开电视就开始观看精彩的节目。有时,也会猜灯谜,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一眨眼,元宵节就过去了。大人们上班,孩子们上学,所有人都有照常做事。濮阳虽然是小城市,但它过元宵节也分外热闹。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700字 篇七

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在我国的这么多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了。虽然过元宵节时没有过春节时那么热闹,但我觉得元宵节极富有传奇色彩,是最最美好的节日。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元宵节吧!

元宵节那天,一大早,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了,因为中午会有亲属来家里吃团圆饭。要把家里简单地收拾一下,还要把元宵节之前买来的鸡鸭鱼肉、各种蔬菜精心烹饪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大约九点多钟,大街上便响起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哦,是扭秧歌的人来了。他们排成一束长长的队伍,像一条长龙,在大街上游行着。每个人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表演服,手里拿着道具边走边舞,敲锣打鼓声震耳欲聋。大人们在家里忙活,小孩子们便去大街上看扭秧歌的,手里还拿着冰糖葫芦、棉花糖、玩具等小碎物,跟着扭秧歌的队伍跑跑跳跳。

一直到扭秧歌的结束,围观的人们才意犹未尽地散开。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饭菜已准备好了,摆上了餐桌,香气直往人的鼻孔里钻。待家人们都到齐,便开饭了。大家边吃边聊一些家常琐事,十分开心。我们小孩子什么也不管,只顾吃桌上的各种美食。我们最爱吃元宵了,外表白白的,圆圆的,看起来诱人极了;吃起来糯糯的,甜甜的,十分美味。

晚上那才叫一个热闹呢!吃晚饭时,外面便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让我们小孩子有些坐不住了,飞快地吃完晚饭,便结伴去大街上玩。大街上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就像是办喜事似的,红火而美丽。大街上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在饶有趣味地观赏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幸福笑容,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多么美好的节日啊!

看啊,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快乐吧?真希望下个元宵节能快点到来啊!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八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民俗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是元宵节重要习俗。说了这么多你一定熟悉元宵节了吧,听一下我们这里的元宵节是怎们过的吧!

元宵节的白天,街上到处是人,有扭秧歌、舞龙、舞狮子的人们,也有专门从各地赶来看热闹的人们,熙熙嚷嚷的,脸上都充满了节日的喜悦。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远处时不时传来一阵阵炮声,我吃了香喷喷的汤圆就和爸爸上街了,大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灯火通明,把街道打扮的五颜六色。天空中飘着很多孔明灯,像红色的小鸟在天空上飞,又像天上的星星,让你分不清到底是星星还是孔明灯。我和小朋友们满广场的疯跑,一会儿猜谜、一会儿看灯。突然整个广场的灯都灭了,一串串焰火升上了空中,紫色的、红色的、蓝色的,五颜六色;孔雀开屏、万马奔腾,各种各样的,相互交错着,天空被染成了一幅幅图画。直到我的脖子仰的有些麻木了,焰火才渐渐停了下来。

家乡的元宵节令人难忘,我爱家乡,爱过家乡的元宵节!

上一篇:清明节作文400字【精彩2篇】
上一篇
下一篇